— Enterprise dynamic
“一洲一企”特別報道
富陽東洲開設“一洲一企”專欄,講述東洲企業如何干在實處,勇攀高峰,用一個個小目標、一個個新業績,筑起東洲實體經濟萬丈高樓,為富陽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東洲企業力量。
日前,在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的GE醫療展臺前,一位海外采購商駐足良久。他指著凱龍X射線管上的"Made in China"標簽說:"十年前,我們只認歐美品牌;現在,中國部件的穩定性和性價比讓我們無法忽視。"
這一幕,恰是杭州凱龍醫療器械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凱龍醫療”)23年奮斗的縮影。作為GE醫療全球供應鏈的重要戰略合作伙伴,凱龍醫療用自主創新的故事,向世界展示著中國醫療裝備產業從“制造”到“智造”的華麗轉身。
△客戶參觀展臺
1998年,當中國醫療影像設備市場幾乎被GE、西門子、飛利浦等國際巨頭壟斷時,凱龍醫療創始人帶著團隊在杭州一間小廠房里開啟了創業征程。"我們的目標很明確——做X射線管領域的'小巨人'。"企業相關負責人回憶道。
△企業老廠區(資料圖)
"在凱龍球管小批量發貨階段,30余臺移動C型臂樣機零報修的數據讓我印象深刻。"聯影醫療X射線事業部總裁向軍感慨,"這證明了中國核心部件完全具備國際競爭力。"
今年4月,總投資超1.3億元的東洲新工廠正式落成。走進十萬級潔凈車間,自動化加工系統與智能化流轉倉儲系統高效運轉,口內牙科X射線管的制造周期較全人工模式大幅縮短,一致性達到全球頂尖水平。
"企業已實現年產口內牙科管100,000只,固定陽極管20,000只,旋轉陽極管10,000只,管組件5,000只,產品遠銷全球140余個國家和地區。"
△企業智能化生產車間
企業負責人指著生產線上的數據屏介紹,2025年上半年企業X光管產量在5萬只左右,年產值突破7000萬元。產品占據巴西普放市場近70%份額,反向輸入意大利、德國、日本等傳統技術強國。
△杭州凱龍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新廠區
這份底氣,源于凱龍醫療對"中國智造"的深刻理解。通過融合材料科學、精密工程與真空技術,企業將傳統真空電子管制造推向智能化新高度,為全球影像設備制造商提供核心部件支撐。
在凱龍醫療的規劃藍圖中,新工廠不僅是產能的升級,更是創新生態的孵化器。去年,由企業牽頭,浙江大學、溫州大學共同參與的"高穩定X射線源"項目正式啟動,瞄準野外探測、工業檢測等領域的"卡脖子"問題。
"小型X射線源曾完全依賴進口,我們計劃通過廣角高通量發射、高效散熱結構集成等技術突破,填補國內空白。"項目負責人透露,團隊已攻克高真空維持、固態絕緣封裝等關鍵技術,相關分析器件進入工藝驗證階段。
△科研人員進行實驗(資料圖)
這種"產學研用"深度融合的模式,正是凱龍醫療保持創新活力的秘訣。企業未來五年將聚焦DSA球管、飛焦點乳腺管等前沿產品,與高校、科研機構共建技術護城河。
從打破壟斷到定義標準,從"中國制造"到"中國智造",這家企業用一根根X射線管,在醫療影像設備的"心臟"部位刻下了中國名字。當全球產業鏈因創新而緊密相連時,凱龍的故事證明:核心技術買不來、等不來,唯有自主創新,方能掌握話語權。